神農子民
從事技術勞作、耕種生產、放牧養殖、漁獵捕撈和伐木植樹的勞動人民稱為農民,其聚居地為農村。人們自立自強,自耕自助,不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與萬物和諧共存,故每代文明消失之後,農耕文明依舊能延續再創輝煌。經過幾千年的融合,各地區人民互相學習,創造出了燦爛的文明,中華文化已滲入中國人民的血脈和心靈之中,每代文化傳承人也帶有歷代聖賢氣質和英雄氣概。在近代各民族更是團結合作,建設祖國發展經濟,使得衣食住行得到空前改善,國力越來越強盛,除了精神信仰、飲食服裝和婚嫁習俗有所不同,其他差別越來越小。要讓全國人民更具向心力,相互之間更加尊重友愛,建議取各民族精華,祛其糟粕,整合優點,打造新精神風貌的民族。
最大最好看的太陽,為紅黃躍雲天,旭日東昇夕陽最美有紅霞和黃裳,霞光映照山峰有紅色和金黃;太陽所行為黃道,地球自轉最大周長為赤道;中華民族是由兩處高地及週邊各氏族匯合而成,一支來自紅土地,一支來自黄土地,炎地有雪山入雲顛,黄地有森林草原;炎為天九,黃為中五,炎黃為九五至尊;春天黄燦燦油菜花和火紅木棉花,到十月滿山遍野層林盡染紅黄平分秋色;主要農作物有掛滿枝頭的大棗、枸杞和紅蘋果,以及釀酒的高粱,還有挺拔的玉米、小米和風吹麥浪稻花香,故我們稱之為炎黃子孫。
曲辰為農,北斗和北極星之意,辰八畫曲七畫,為男女之數。曲為酵曲、宇宙引擎、有韻律的弧線運動,為廿四節氣,一載十二月一天十二時。辰為八九點鐘的太陽,眾星護衛的恆星系。驅動日月星辰運轉的能量場謂之神,其中樞(北極星+北斗)為神農天帝,故我們稱之為神農子民。即出生在中華大地,歷史文化悠久,勤勞博愛勇敢,形象服飾美麗,語言富含道理,能高高在上屹立於世界,又可在全球扎根於農村的中華兒女。
姓氏保護縣
不少姓氏在古時有封地,或建有朝代,或為軍事聯盟代稱,不同地域的人群有自己獨特的風俗,其優秀人民文化也需要繼承和發揚。希望民族自治區改為氏族自治區,自治區分為百家姓、少數民族、郡縣和農墾兵團互相融合的區域格局,讓各族人民如葡萄一樣同氣連枝。
為什麼要成立氏地?一是保護氏族文化傳承和敢於為祖國人民擔當的軍警及其家屬;二保護為祖國作出特別貢獻的海外僑胞和歸國僑眷;三是沒有人照顧和保護的孤寡老人和兒童。
為了讓全球華人有保護感和歸屬感,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同胞幫助,可以成立“百姓”餐飲,連鎖品牌為“壹品村”,只要在外無依無靠的中國人皆可通過此餐廳協助回到家鄉。
漢 人
漢指既能乘勢而為,又能激流勇進,廿年華敢拚搏征戰廿年的中國丈夫;一人擔當能力頂兩人,有膽氣、有魄力、有毅力,敢于改革、革新、革命的大丈夫;敢於擔當勇於鬥爭是條好漢,江河所至皆為漢土,故我們稱呼為漢家兒郎;古人把銀河稱之為銀漢,是因為漢人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也寓意文化燦如星漢,民族如河漢一樣團結、穩固、堅貞、恆久。
胡 人
天子登基要以曆法承正朔,古為前朝也為干支。秦始皇長子是“扶蘇(復甦)”,幼子是“胡亥(湖海)”,蘇是初春,亥為生肖之尾。國破山河在,軍民為了避禍,在草原、高原、山野集聚保留或改變以前的服飾和習俗,三代之後不知或不讓人知道故鄉,所以糊裡糊塗就成了胡人。胡人也為滿臉絡腮鬍子、闖蕩江湖和湖邊上的人,還有戰亂飢民回不到故鄉,沒有親人可依靠,也成了鬍子拉碴的人。“胡”是湖泊漿糊,百川匯流凝固在一起之意。
百家姓解讀之“胡”:打麻將胡牌了,胃口好心情好,來盤涼拌胡豆,喝碗糊糊,拉一段二胡作品『秦腔即興曲』。寓意率性、質樸、愉悅,又有骨氣和軍人作風,同時歷史悠久,文化習俗包容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