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傳承
“孝”為溫潤的光和汽透過土壤滋養種子,使其生根發芽成長壯大,以繁衍不息;“土”為河圖戊己和洛書二五八,戊己為脾胃,八二為高山大地,五為和氣;“子”為地支,為收斂凝聚的星球和能繁殖後代的生命體;承傳上古文明遺珠——陰陽五行、干支八卦、河圖洛書為孝。父母幫助子女提升能力和智慧,把他們的經驗、閱歷、學問、技藝,以及正面積極的思考和為人處世的道理,通過言傳身教讓後代受益,子女承其文化、精神、德行謂之孝。
父母和子女血脈相承,心神相連,互有感應,故有“嚙指痛心”的『廿四孝』故事。百善孝為先,父母身體有恙,要用心照顧伺候,“親有疾,藥先嚐”。住家有不好的易象,或者身邊有相剋的人事,要呆在父母身邊,等坎過了再出門,此謂“父母在,不遠遊”。做人處事要多向父母學習,家庭有矛盾多體諒父母的感受,平時多關心父母的起居生活,此為孝順。夫妻恩愛,兄友弟恭,姐妹情深,互幫互助,家庭和睦,此為孝悌。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血肉之軀是父母給予的,精神氣質是父母陶冶的,修養情操是父母培養的,應當謹慎愛護,不敢自毀名譽和損傷身心,這是實行孝道的開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以乾坤二卦通週天;敦倫盡分,身修家齊,顯父母之德行,次以上經卦煉精化氣;尊祖敬賢,事業有成,治國有功,揚名於天下,又下經卦練氣化神;存天理,去人慾,與天地合德,再以雜卦五福臨門,此即孝之終也。尊崇熱愛中華文明,把百姓祖先、帝王將相、各行宗師、英雄模範的精神志氣、學術思想、技術研究和責任擔當傳承下去,繼往開來,讓我們以生為中國人而自信、自強、自豪,此為孝行。保護自然土地資源和革命先賢的豐功茂德,尊重勞動人民的辛勤成果,讓百姓遠離饑寒、貧病、災難,福澤子孫,此謂大孝。
父母的德行會影響子女的氣運,護佑其平安順利,同為父親母親,父子、婆媳的場向相同,皆受乾坤二宮影響。父母康安乾位坤位的能量場可由父子、婆媳共同受益與分擔,如果有權位名氣會增加其气势,讓兒女更有人脈關系和社會資源。父母壽盡天年,其一生積累的人緣、榮譽和財富會加載到子孫身上,形成一股動能,增加後代福氣,這即風水之孝。
文化的學習,先要身體康安,知自然之理,通神明之德,再潛心研究,感悟天地人事物。百思不得其解時,思考父母所言所行,回憶人生經歷,與師長的話語心心相印,就會豁然開朗感而遂通。學習亦如此,倘若沒有仁義精神,層次難上去,其心念場會自動阻隔,就像頻率有誤收不到無線電廣播一樣。有良好的修為,正氣內存,心情愉悅,則能吸收到古往今來聖賢英雄留在此空間的高層次智慧,讓自己能力提升,知行合度,以承傳孝悌忠信。
備 注:
艮為山,山高大挺拔代表父親領導;山相對於大地又渺小,故為少男;山巋然不動在最高處,所以為止定靜;山是水之源,也寓意初始;先天卦在西北,又為後天乾卦,故山藏金玉;後天卦在東北,又為先天震卦,故拔地而起;八卦可以變通,極其靈活,根據時空和事物的不同,其易象也有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