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下鄉
一家企業要成為引領世界潮流的領頭羊,在全球經濟衰退下還能生存發展和保存實力,運營管理具有可持續性,成為百年老店,首先得有自己的基本盤。新中國初期要鞏固國防基礎和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需要大量的技術工人,於是就把農村的骨幹拉到三線建設,優秀的農民當工人,到了一定年齡,讓子女頂替其工作,這樣他們既有退休工資,又解決了子女就業問題,同時可以回老家做農民參與鄉村建設。改革開放國家政策路線的調整,人民公社改為村民大包干,企業破產或負擔過重,再與農村對接轉型就比較困難。失業人口過多,單幹的農村就不能像當年的知青下鄉一樣容納城市多餘的勞動力,所以企業改制時,下崗職工只能自謀生路。不少能人和技術人員進入私企和外資,而沒有技術專長、人脈資源,也沒能力創業的就會很慘,所以造成一定的工人生存危機。如果農村是集體模式,企業與之對接,哪怕有些人不喜歡農村的泥土沾身,不願意幹粗活重活,等他們個人單打獨斗吃了苦再回到集體,反而會更踏實地付出和工作。
如果工農結合,每年把優秀的農民招入企業進行培訓,不景氣或者效益差的團隊解散重組,員工回到鄉村進行農耕鍛鍊學習,有好的項目再篩選人才回來或自組團隊攻堅,這樣年年都有新鮮血液,企業的創新和活力也會不一樣。如果 20 世紀 90 年代政府資源不是只偏向於沿海經濟特區,兼顧扶助鄉鎮企業,可能有不少企業成為集團公司,走向世界,江浙福一些村鎮把持一個行業就是最明顯的證明。鄉鎮企業最大的優勢是員工為工農結合,他們大多是農村中能力比較優秀的,聰明能幹上進,又能吃苦耐勞,有奮獻精神。如果走鄉鎮路線,就是以縣域經濟體為依托,把員工和村民根據能力特長重新分配工作,能力強的在管理和技術崗位,能力一般的在生產車間做普工,或從事基礎的生產勞作,實行整體競崗,企業活力必將爆發新的生機,再對員工加以培養和鍛鍊,他們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就使企業更具競爭力和凝聚力。當企事業單位的崗位不是優勝劣汰,選賢與能,體現不了自己的價值,很多人會選擇到民營企業,更優秀的自主創業,這就是能引領全球科技創新潮流集體企業少的原因。
當農村被掏空,城市大餅越攤越大,怎樣來扭轉這個局面?其實很簡單,就是企業下鄉,企業有學習機制、有資金支持、有特長發揮,會讓下鄉人員更靈活地準確找到自己的位置。企業屬於村鎮集體,民營企業股份制也是集體的一種形式,實行大公小私。以企業員工數和村民的比例 1:5 到 1:10 來管理一個村鎮或一個縣市,就相當於一個村或一個鎮是一家複合型企業,所有村民都是創業伙伴。
“先富帶動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全國近三千個縣,國企五百強+民企五百強,他們的實力就可以打造至少一千個縣。全國有上千所大學,每十所大學打造一個縣,就可以打造上百個縣域經濟體,也就是光五百強企業、行會、學校就能承包全國三分之一還要多的縣,加上氏族保護縣,以及郡縣和建設兵團,又可以搞定幾百個縣。不方便打造縣域經濟體的服務型集團公司,可以每五百公里打造一個村。企業家就有政治家的格局、擔當和能力,企業下鄉可以減少公務與財政支出,管理層與鄉鎮公務員可以整合,對各機構進行改革。有縣域經濟體作為基本盤,又有行會深水池,從而可以放心大膽地征戰全球。企業家如果不打造縣域經濟體和扶持有志青年創業,或者參與扶貧工作,而是把資金外流到國外,政府不能給其任何優惠待遇,不能有別墅,只能住在城市。
如果個人有想法和創意,不能馬上帶來效益,可先邊工作歷練,邊實踐思考,以十年磨一劍的心態潛心研究。有成果之後轉讓專利或申請專項資金建立公司,由行會、學校和團隊分別持有股份。
新型國有企業股份分配建議:
河圖模式:創業團隊 5%,高級管理團隊 10%,技術研發、產品設計 9%,基層中層管理團隊 4%,行政人事、財務法務、幹部培養 3%,採購、後勤、運輸、生產 8%,婚姻家庭 2%,品牌宣傳、市場公關、銷售運營、文化傳媒 7%。也就是公司團隊佔 55%,剩餘的 45% 股份屬於縣域經濟體、行會、科研機構和大學。
洛書模式:創業團隊 6%,高級管理團隊 8%,技術研發、產品設計 7%,基層中層管理團隊 5%,行政人事、財務法務、幹部培養 3%,採購、後勤、運輸 4%,婚姻家庭 1%,品牌宣傳、市場公關、文化傳媒、銷售運營 9%,基層員工 2%。也就是公司團隊佔 45%,剩餘的 55% 股份屬於縣域經濟體、行會、科研機構和大學。
上面兩種模式只是大概粗算,具體的股份分配,以公司部門設置而有異。縣域經濟體、行會、科研機構和大學只對所在領域負責,不參與企業管理。小企業的股份,可以換一種思路分配,員工佔多一些,村集體、行會和大學只佔很少一部份。
有農村解決衣食住行,企業退可以自保,進可以與全國資源互通有無,向外發展。在縣域經濟體只要解決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弱有所扶,住有所居,老有所養,病有所治的“七有”民生福祉,有一個能展現自己才華和大家認同的身份,不需要奢侈生活也會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