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班人

2021-05-27

鄒俊

返回首頁

在六十年代,知識青年大多居住在城市,學校家庭兩點一線,沒有勞動鍛鍊和生活歷練,也不瞭解底層人民的艱苦就進入機關大院工作,缺少基層實踐和工作經驗。在經濟不景氣、就業困難、備戰備荒的國際環境,以及廣大勞動人民的需要下,黨中央於是發動工農商學兵結合的培養方式,讓他們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邁壯志,到廣闊天地去大有作為。知(支)青在基層邊疆磨練,才能瞭解中國的真正面貌,他们與勞動人民打成一片,回到工作崗位才會記起農民的辛勞和匱乏,才會對基層人民有感情,在位時才能制定出符合人民需求的政策,才能腳踏實地的構建強國富民的戰略規劃。也就是,毛澤東等革命先聖的戰略接班人是知(支)青一代,他們把中國的希望放在這些八九點鐘的太陽身上。

知(支)青在三線、農村、邊疆最基層勞動學習,再到企事業單位磨礪成長,能力強的一批成為各行各業的頂樑柱,吃水不忘挖井人,他們瞭解底層的資源缺乏,牢記導師的殷切囑托,故不會忘本。他們和基層的先進個人、勞模標兵互相競爭,共同進步,培養出深厚的革命同志感情,當他們有能力時,才不會忘記那些在窮困地方一代人吃三代苦,把一生奉獻給祖國建設事業的英雄模範和勞動人民。

“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毛澤東

他們在社會主義建設初期和改革開放時期經歷了物質的貧乏與誘惑,以及思想的困苦掙扎和文化精神的洗禮,其本色保持不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記掛民苦,這一代人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革命先賢和建設前輩的接班人。如果能在他們的領導和指引下,集體到各省打造樣板示範區,展示其精神風貌和智慧才華,煥發第二青春反哺鄉村,這樣才算實現他們那一代人的革命追求。

老中青結合,每個省劃一個縣用鄉村思維打造生態環保,人民安定團結,遠離貧困的集體村落和縣域經濟體。只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1]的青少年都可以去接受培養,通過集體學習提升能力,再組團隊建設美麗家鄉。知(支)青老一輩集體辦培訓班,領導幹部、標兵模範、先進工作者,以及勞動人民都可以來學習,再下鄉做家師去發現、保護、培養有志青年,傳授他們的知識經驗,結合實踐培養人才,傳承他們的精神與文化,讓前輩的乾坤正氣在整個社會得到展示和宣揚。

培養接班人要有辛勞的工作經歷和逆境生活錘鍊,不怕苦不怕累是每個青少年的品質,讓年青人在勞動中越來越壯實和精神,做事能力提升,再結合理論學習使思維變得開闊。而且是以團隊形式培養接班人,從開始就有戰友情,同學誼,形成親密合作,相互配合的工作作風。

只要有本事有才能的青年領導人成長起來,就能帶動一個村或一個社區奔向共同富裕。每年在全國選三萬基層骨幹到“修道大學”集中學習,培養綜合能力和中華文化思維,強化年輕幹部的開拓、改革意識,讓其擁有清晰、明確、可操作的鄉村振興和脫貧思路,再回到地方,在基層工作和民主實踐中,經風雨、壯筋骨、長才幹。

“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正確方向,在實践中培養、锻炼、選拔能够擔當起重任,經得起風浪考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青春朝氣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人才培養需要二十年時間,前十年打根基,夯實基礎,再十年形成一股鬥志昂揚、青春奮進的正能量保護場,在此環境中才能培養出下一代戰略接班人才。他們有父母、老師、學長作榜樣,以及指點和幫助,其能力、膽略、見識和智慧會大不一樣,再通過積極向上,民主競爭的環境鍛鍊成長,身心愉悅的學習工作,心態會趨向於豁達包容、謙遜務實,才敢勇於奮戰,完成下一個百年強國奮鬥目標。

只有通過廣闊天地重塑中國人的精氣神,才不會辜負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良苦用心;只有傳承革命先賢的優良作風,奮鬥不止,交出滿意的答卷,知(支)青一代才算畢業;只有培養出一代接班人,敢於挑擔前進,一代比一代優秀,展現青春活力引領全球,才算完成使命。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即言行事業要對列祖列宗和子子孫孫負責,這樣人民才會勤懇踏實,德行會回歸於忠厚淳樸、仁慈謙和。

[1] 鄧小平對培養無產階級革命接班人的“四有”寄語;[2] 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三代國家領導人對培養社會主義度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