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緯戰略區域規劃
我們有香港、澳門特區和台灣的民主實踐經驗,又有幾十年的改革開放建設成果。希望在此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以西江、長江、黃河作為中國區域規劃分水嶺,劃分四緯戰略區。把沿海和內陸省份對接,每個緯度都有高原、山區、平原、匯流地,不管是三農發展、科研院校、工業重鎮、經濟中心都可以綜合配套,統籌區域協調發展,使全國人民更早的實現共同富裕。
氏族文化融合區:青海、新疆、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作為氏族文化、兵團文化、郡縣文化保護區。
郡縣為中央和國家機關的文化傳承研究基地,也是解放軍有關單位和武警部隊的保護地,以及航天研發設計、互聯䋞科技等各行各業的博士研修學校。各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他們大多居住在首都和省會,其後代也在城市工作,有郡縣既可以保護專家學者和領導人的文化積累,又能讓回不了故鄉(祖籍)也不想在城市待的後代到郡縣安居樂業。他們可以學習實踐“六善”文化影響一座縣的人文環境,作為全國示範區。
除此之外,每個省和直轄市有一到五個集體模式的樣板縣對接城市失業人員和弱勢群體,同時全國規劃農墾對接城市青年。
中國最有氣勢的十大山岳建正氣廟,作為培養將帥之才和軍工人才的軍事學院靠山,再有修道大學和重點大學也以各省最壯麗的山脈為靠,其餘大學各找毓秀之地作為培養人才的地方。輔政黨和行會也有名山為靠,執政黨以青藏高原、天山山脈、長白山山脈、各省龍脈和 ∠45° 龍脈線作為靠山。東岳泰山作為紀委郡縣靠山,中岳嵩山作為人大郡縣靠山,北岳恆山作為政協郡縣靠山,南岳衡山作為國務院郡縣靠山,西岳華山作為軍委郡縣靠山。
大同社會先行區:長江以北,黃河週邊為大同社會先行區,為生態風水建築和大學下鄉樣板區。黃土高原是中國的中心,在黃河的几字形區域成立中土市。四川省作為夫人會總部,內江自貢合市。
『龍脈風水』
整個亞洲是牛形山脈,頭和牛角在東西伯利亞,堪察加半島、庫頁島和日本為牛繩,背和脊柱在蒙古高原與大興安嶺,兩條後腿為中南半島和印度半島,臀為中亞,高加索地區為尾巴。中國最長的龍脈是大興安嶺到太行山,再到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橫斷山脈匯流到越南、柬埔寨和緬甸、泰國,其餘氣直達馬來西亞、新加坡。龍脈斜線貫穿整個東南亞,所以古時候建都大多在龍脊或龍爪環抱之處,不管洛陽還是北京,而曼谷接的是龍嘴之氣,故這裡是經濟旅遊中心。
黃河的几字形位於中國的中心,此處東為大興安嶺到呂梁山的龍脈,右為賀蘭山,北有陰山,南有長城,為多股龍氣包圍之處,是風水好地方。這裡的氣場渾厚,是自古兵家必爭之地,長城以北黃河環抱之處是反水局,被北方遊牧民族佔領,就會常騷擾長安,能力不行的鎮不住只能遷都,此處現在反而是好地,可作為變革、革新領域,全運會主辦之地。
共同富裕示範區:長江以南,西江以北,上海、浙江、湖南、福建、江西、貴州為共同富裕示範區,為民營企業先富促後富示範地。
市場經濟競爭區:西江以南,廣東、港澳、海南、廣西、雲南為市場經濟競爭區,此區域作為跨國企業、金融經濟、文化傳播的前沿陣地,也是資本角逐國際融合之地。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按三級階梯地形劃分,高處為軍墾、氏地、行會、郡縣和大學,低處為各地區人民融合之地,各水口是金融、經濟和貿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