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豬是我們的主要家畜

2021-05-27

鄒俊

返回首頁

中華民族是勤儉、仁義,有文化的民族。我們的飲食除了靠天靠地主要靠自己,自耕自助,自強不息。不對萬物過度索取,不過多剝奪自然資源,靠雙手勤勞而得。為了更好地生活,我們選擇馴化了一批動物:馬馱物,牛耕田,狗看家。雞鴨豬等不能耕作,肉質鮮美又不腥膻,最適合作為菜肴,這叫物盡其用。

豬性情溫順,身上沒有棱角,是雜食動物。農民養一頭豬,是一點都不浪費,剩菜剩飯洗鍋水都喂豬,我們每天做飯浪費多少糧食?從這就明白古人造“家”這個字的深意。豬不挑揀、低下,如水一樣的性情,表面上看,牠不會生蛋不會耕田,但牠全身是寶,肉可作為三餐之用,五臟和骨頭可作藥引子,皮毛可製做成皮鞋、畫筆和漆刷,就連牠的糞也是莊稼必不可少的肥料。我們讓狗看家、牛耕田,同時保證他們住食無憂,不傷害更多的動物,就是慈;勤勞節約,不浪費一點糧食,就是儉;依時節耕作,秋收冬藏,以備寒冬飢荒,即不敢為天下先。

中國人各種發明無數,和飲食文化也有關系,美味能讓人身心愉悅,增強自信和意志力。看一個民族的創造力,就看人們的飲食,越是有愛的食物,對身心越有益。同時還要看優生優育,青少年越健康,能力越強,智慧越高,民族越有前途。現在不孕不育的家庭不少,如果一個民族生孩子都難,說明其國民體質、身心素質嚴重下降,你精力和智商不足,怎麼跟人競爭?

“五穀為養,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五果為助”。我們的飲食無偏及,不管是穀類、果類、菜類,還是肉類都是多樣兼雜吃,這樣營養才充分和均衡。農民平時吃的大多是五穀雜糧和蔬菜,只有逢年過節、做生請酒和打牙祭才吃肉。狗看家護院,牛是勞力,勞累了一輩子還要吃其肉,農民於心不忍,所以一般很少宰牛烹狗。

毛主席喜歡吃紅燒肉是因為他愛吃米飯,豬肉能補充脂肪蛋白質,潤滑腸道,滋養臟腑、潤燥養血,與大米同吃可以填精補髓,提升腦力消耗。在沙漠來回奔波的生意人居多,馬和駱駝等動物可以馱物,而豬不會賣力,同時養豬要在草木豐盛之地,他們食量大,沙漠草原缺少糧食作物,同时水資源缺乏,不適合養殖,故沒有吃豬肉的習慣。

從飲食就可以明白,我們的老祖宗早已將我們的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而要振興中華文化,就要從方方面面考古,去瞭解、思考、傳承裡面的精髓,讓大家從骨子里以身為中國人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