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灘造地 沙泥返鄉
沙漠治理要把深沙丘的沙運到戈灘和鹽堿地,這樣可以把沙漠戈灘統一治理。沙漠地下河有一部份是戈地的泥沙吹(流)到河溪形成深沙區,把原有的河流掩蓋,而高處的地成為戈壁灘,如果不把深沙挖出來,以後雨水增加會形成沼澤地。冬季可以把疆北的瑞雪運到沙漠儲藏起來,以備植樹所用。在羅布泊和黃河相連的區域修建運河和坎兒井地下河,防止雨水多了之後塔里木盆地成為大湖。
青藏新疆一些地方空氣稀薄,除了海拔高以外,主要是沒有雲氣和樹木太少,如果每座山麓都綠樹成林,鬱鬱蔥蔥,空氣濃度會大不一樣。绿植少主要是缺泥土,泥土能保持濕度和溫度,把沙漠裡的黃沙運到高原戈地育土栽木,可以讓西藏的景色更美,也可以研發筍子蟲式的運輸機,用嘴吸食黃沙到肚里,飛到灘地再屁股倒出來,這樣快捷簡便,也不用人到深沙區工作。長江黃河源頭保護,以及內甘寧的鹽堿地、戈灘治理,我們可以把江河下遊和湖泊整體清淤,或運送高塬的黃土,與雜草攪和在一起,打包成一立方的土泥磚運到戈壁灘。
沙漠鎖邊區域除了植樹以外,冬季實踐播種豌豆,春季種植魚腥草、胡豆,有瑞雪保持二十天濕潤就能生根發芽,夏天套種紅薯。先要起溝壑,撒一層草灰,蓋沙栽樹、種草或撒種子,再蓋沙澆水覆蓋稻草,最後表面填沙,草灰能保濕殺菌增加鉀肥。鹽堿沙地變成肥沃土壤,把森林裡的枝丫落葉或者田地裡的秸稈粉碎,與牛羊糞腐熟處理進行微生物繁殖和沙泥混雜在一起,用大型水泥攪拌機攪和成泥,打包運到鹽堿地排列。在低畦處建鹽湖,把高地的泥中鹽份通過雨水淘到湖裡存起來,也可以實踐栽種紅樹林、構葉樹、狗尾草、茅草、毛竹以及大棚滴水種植發酵改善土壤酸堿性。
水往華北引,沿線多修湖塘,以及江河清理淤泥,可以提前應對旱澇。山石出現燥氣的地方,水庫要多蓄水,提前預防旱災。地下水不過度開採,同時增加水田和湖泊數量,可使地下水位顯著提升。黃土高原改造成梯地雨水少的地方要朝內傾斜,把水朝內收到渠礶,如果是梯田形式的平地雨季天容易有積水,四週一定要有溝壑。丘陵山地的梯田要在土地肥沃,山體流暢,雨水充足,坡度小於 ∠30° 的山腰山麓改造,田埂不要磚石堆砌。育苗在風水良好之地,種子在貧瘠地方選最飽滿的顆粒。“桑麻植於野,五穀宜其地,人民共有之,國之富也”。建議農業部每屆領導班子要選一位種地二十年以上的優秀村長和農技員做監事。
在長江黃河重要的水口和出海口的修建沉淤湖,就是以飞沙堰形式把泥沙朝湖里过滤,再弯曲转动流出去,水都到這裡過濾一下,到海的都是清水,泥沙收集起來再運到高處去。比如:把黃河出海口的廟島群島用人工造島方式連起來,讓渤海變成淡水湖。渤海八萬平方公里,其存沙至少十米深,可以把海沙運到戈灘,能解決至少十萬平方公里的戈灘治理。黃河出海口的水量不多,可以先在出海口建湖,等水量加大再逐步扩展,把渤海分成無數個島湖,圈起來變成渤海生態湖,再倒灌到華北平原。
在中蒙邊界沿線低窪地修運河,取名為潤之河,落差大來水的地方為恩來河,鸛鶴群居平緩的地方為小平河,人群聚集的地方為澤民河,匯水成湖山花爛漫的地方為錦濤湖,遊泳戲水競舟比賽的地方為習水河。把西烏倫古河到東的貝爾湖相連,每隔一段區域建一座農牧鎮,作為小孩上學和牧民休養的地方,同時作為貿易集散之地。
促進蒙古回歸中國,可以先把肯特山和杭愛山的南面沙漠改造成林山草地,在草原建耕牧大學。中蒙接壤的地方不能有裸露戈壁,需要把荒漠治理,戈灘綠化,青山綠水能增加仁和之氣,化干戈為玉帛,讓各民族世代友好融為一體。
每年舉行一場長途越野馬賽,真正的“馬拉松”,從沙雅縣、阿拉爾市到墨玉縣的乾陵山,以 500~1000 公里的行程計算,進行萬馬奔騰的比賽。讓巾幗男兒進行一次意志較量,排名前十的為“俊杰”,馬為“駿馬”,前三的為“英雄”,其馬為“龍馬”。馬有靈性通人性,賽馬能直接體現出騎手的毅力、眼光、配合和細心。
在沙漠盆地的主流河道、高速路和高鐵兩邊五公里的直徑範圍都作為草場,供賽馬使用。比賽途中休息和到達終點,可以聚在一起跳蒙古馬舞,以舒筋活絡。不管是軍事訓練還是體育運動,都應該是積極愉悅的,如此才能更好地提升身體敏捷度、免疫力、自信心和抗寒能力。在沙漠圈一個縣的地盤作為雄獅草原,專業訓練逐獅,作為體育武術軍警的對接基地。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即:“呣,我輕重有節地敲起石罄,各種禽獸都會跟著跳起舞來。”
“古有夔門開山,李冰治水;今有戈灘造地,沙泥返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沙漠治理來一次全民攻堅戰,移民一部份人口到內蒙新疆甘肅,讓有志青年在沙漠建立青年農墾,他們經過沙地戈灘磨練,將會成長為在任何艱苦條件下都敢勇於奮戰的尖兵。
百家姓之“李”解讀:治水需要木頭和石子;李含八、九、十和十二進制,子為地支之始為一,所以有九九八十一,九九歸一;木子為樹木果實,成熟的李子像十八圓月;十八歲成年,故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