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來了

2021-09-01

鄒俊

返回首頁

樹葉在風的輕拂下,扭動著身姿,把自然的氣息帶到電腦桌前,不竟感慨萬千,回首往事,卻是另外一番心境。

曾幾何時,也曾想遍訪名山,尋仙訪道。 後來卻發現所求皆在心,心在內,何須外求。世上都知神仙好,古往今來,成仙得道又有幾人呢?歷經時事,方知神仙不是學來的,也不是求來的,而是行來的。神仙的稱號,或者說果位,只是智慧、德行、修為達到一定層次和境界的“虛名”而已。

道在心,外緣皆無趣。人生的意義,在於生命的昇華和靈性的增長。古往今來,那些醉心於本行業的“家”,要麼巧奪天工,要麼超然於物外,種種天才神奇本領往往讓人嘆服,在我看來,這何嘗不是神仙啊?

心境慢慢變化,發現別人生氣也好,疾妒也罷,或虛榮顯擺拿架子,或利益關系,都能從容面對,理解他們的心情。當理解之後,也知曉什麼是醫者父母心,看眾生就像看小孩子一樣,小聰明,小伎倆,小心思,都能付諸一笑!作為醫者何必在意呢?到此時,才明白:何謂無我?以大愛看眾生相,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情緒化的投射。無我從而無得失之心,自然就無私,無私天地寬。

再回頭看看諸家經典,發現他們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在說教,而是在感悟天地萬物。不同層次,不同境界,不同修為,對天地,對自然,對人生有不同見解。你在哪個層次,就能跟哪個層次的聖賢對話,知己難尋,知音難求,但這還不是最高層次。

經者徑也,路告訴你在那里,但還要自己去行。可為什麼去行呢?為了長生,為自己成聖成神?有這個想法,錯了,錯了,大錯特錯。神聖只是樹成長壯大結的果實,是樹的成果而已,修行一生,皆為果實而奔波,而忘了讓自己成為大樹。

那為什麼而行呢?有諸多答案,在梳理歷代聖賢的修行之路,發現有跡可尋。總結起來,不外乎五個字:為人民服務。

命功需要煉氣和養生結合,但是修為、境界,需在為人民服務中得以昇華。修為決定層次,境界決定高度。放低姿態向他人學習,放低身段向他人服務時,能力智慧自然在提升。

涼風拂面,燥熱隨心而降,方知暑去,秋分來了。

發表於 2013 年 10 月。

百家姓解讀之“鄒”:橫看成嶺側成峰,是鄒衍的德行、修為和能力的寫照,即吹律回春,衍生百穀。芻為連綿丘陵,萬物競發;屮為山生草木,也為泉水淙淙;阝為山巒、食邑和馬匹;寓意大地復甦,匯流成溪,即秀美山川欣欣向榮,桃李芬芳;也鄒氏子孫人丁興旺,人才輩出。